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为什么说秋收起义部队“到井冈山落脚”最早是在三湾提出来的?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会议讨论  部队  革命根据地  秋收起义  毛泽东  井冈山 
描述: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在湖南浏阳文家市会师以后,前委会议讨论决定,沿湘赣边界南下,向湘南退却。但是,后来在南下途中改变了退却终点,选择了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这一重大决定究竟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正确的扩军路线述论
作者: 高学栋  来源:东岳论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土地革命  扩军路线  地方武装  “左”倾错误  红军  革命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 
描述: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农红军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扩大红军的路线,即“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
红七军进入酃县苏区的前前后后
作者: 谭忠诚  来源:传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韦拔群  主力部队  战斗动员  对敌斗争  小北江  武水河  胡凤璋  苏维埃政府  革命武装  红七军 
描述:下,辗转来到湘赣苏区的酃县。在随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红七军在这里协助当地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组织宣传活动,帮助壮大地方武装力量,并开展对敌斗争,留下了一段佳话。
红四军党的七大评述
作者: 连尹  来源:福建党史月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初步形成  地方武装  批评  家长制  毛泽东  争论问题  极端民主化  闽西革命根据地  代表大会  陈毅 
描述:1929年6月19日,红4军在闽西地方武装的密切配合下,第三次攻占龙岩城,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6月22日,红4军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在龙岩城公民小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红4军前委委员、各纵队司令
邓小平七忆“八七会议”
作者: 赵晓琳  来源:百年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李维汉  遵义会议  回忆  重要作用  杨之华  工作人员  纪念馆  邓小平  八七会议  武汉市 
描述:1927年夏,邓小平作为党中央秘书,筹备并参加了八七会议,他第一个来到开会的地方,接待代表,安排食宿,负责安全。他最早进入会场,最后一个离开。紧急会议只开了一天,他却在那里整整呆了六天,他所做的工作为会议顺利召开和圆满结束起了重要作用。八七会议是邓小平参加的第
红色资源深度开发中须处理好几组关系
作者: 谭虎娃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经济  红色资源  红色研究 
描述:资源才能在整个旅游资源中脱颖而出,为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猷.才能充分发挥其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自身价值.
江西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 宋心果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开发利用  红色文化  平面设计  江西 
描述:江西是革命的圣地,有着极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它是江西独具特色的识别符号,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作为设计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其在平面设计中开发利用的价值,发挥江西红色文化的独特识别优势,探求江西红色文化在平面设计中开发利用的对策,承传开创江西红色文化资源,为江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增加新的附加值。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红色资源的榜样作用
作者: 岳滢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榜样  红色资源  思想政治教育 
描述:榜样是一面旗帜,可以鼓舞人们的斗志;榜样更是一座灯塔,可以指引时代前进的方向。有榜样的地方,就会有促进社会进步的力量。红色资源中革命人物及其光荣事迹的影响力是巨大的,不仅在心灵上使人们受到强烈的震撼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审计工作史话
作者: 姚树人,余其汉  来源:上海会计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财政管理  史话  苏维埃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审计工作  审计委员会  苏区  统一财政  预算制度  节约使用资金 
描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区为实行统一财政,健全预算制度,加强财政管理,防止贪污浪费,严格财经纪律,监督各级财政部门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合理地节约使用资金,保障革命战争的物质供给,解决军队和政府工作人员的给养问题,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建立了审计委员会和稽核员。
湘赣边界党组织建设述论
作者: 王国龙  来源:兰台世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相结合  湘赣边界  人民群众  自身建设  建党学说  毛泽东  党组织建设  土地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描述:边界党组织是由当时革命的形势和任务所决定而形成的。面对着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政策,中国共产党被迫由公开转入地下,由城市转向农村。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与形势,在不同地方活动的党员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了各地的党组织,以便更有效地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主要的革命根据
上页 1 2 ... 9 10 11 ... 18 19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