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贺龙在南昌起义的卓越贡献
作者: 马善平,周德鹿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卓越贡献  共产党员  国民党  武装起义  南昌起义  唐生智  蒋介石  反革命  周恩来  贺龙 
描述:南昌起义是我党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开端,也是我党独立建立自己军队的开端。在南昌起义,贺龙同志披肝沥胆,义无反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南昌起义时天津《大公报》有关南北关系社评初探
作者: 阙伟康  来源:大观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南昌起义  社评  《大公报》 
描述:天津《大公报》的社评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是民国时期北方社会舆论的重要风向标。南昌起义发生后,《大公报》依旧保持了“一日一”的惯例,有相当一部分的社评是专门论述南北关系的,通过这些社评可以看出它对南昌起义的基本态度和立场。
朱德建军初期军事实践对群众路线的贡献——从朱德两首咏南昌起义诗谈起
作者: 武儒海  来源: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朱德生平思想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朱德与云南陆军讲武堂及早期军事思想”学术研讨会;朱德与滇军及南昌起义研讨会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会议论文
描述:朱德写过不少与南昌起义或建军节相关的诗词,其中直以南昌起义为题或在八一纪念主要描写南昌起义的有两首。一首是他在1957年的建军节,也即建军30周年之际写的《纪念八一》:"南昌首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
全文:朱德写过不少与南昌起义或建军节相关的诗词,其中直以南昌起义为题或在八一纪念中主要描写南昌起义的有两首。一首是他在19...
南昌起义的李立三
作者: 曾市南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精卫  张发奎  南昌起义  暴动  共产国际  国共第一次合作  张国焘  周恩来  李立三  恽代英 
描述:于李立三,由于之后的"立三路线"受到否定,使他在南昌起义的巨大贡献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和遗忘了。李立三首倡和策划南昌起义1927年,是中国的一个躁动年份。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国共第一次合作没有更加紧密,反而加剧分裂。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政变,实行"清党";在武汉的汪精卫
南昌起义的贵州健儿
作者: 黄晓峰  来源:当代贵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部队  南昌起义  国民革命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贵州  革命委员会  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共产党  贺龙 
描述:鲜有人知的是,在南昌起义,无数贵州健儿英勇奋战,为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从1933年起,这一天被定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后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然而,鲜有人知的是,在南昌起
南昌起义的女兵
作者: 胡毓秀  来源:神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汪精卫  人民军队  南昌起义  武汉政府  何香凝  女兵  军校  周恩来  指导员  女学员 
描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有一幅珍贵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头上挽着一束凤尾巴,齐耳的短发在大檐帽下蓬松着,腰间束着皮带,绑腿打得规整自然,既有军人的飒爽英姿,又有女性之柔美。她们就是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
南昌起义的恽代英
作者: 戴和杰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谭平山  张发奎  南昌起义  张国焘  周恩来  张太雷  中国共产党  李立三  恽代英 
描述: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的光荣起点。提及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人们耳熟能详的是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这些响亮的名字。其实,作为起义参加者之一的恽代英在其中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略论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成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作者: 胡松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略论八一南昌起义胜利后成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说不尽南昌起义的朱德
作者: 肖邮华,何小文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党  武装起义  中国现代史  南昌起义  国民革命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南昌市  滇军  朱德  周恩来 
描述:南昌起义大旗的历史片断,以表达对他的感佩和缅怀之情。 要阐述和理清南昌起义朱德与滇军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共为什么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
大气磅礴的史诗式影片--南昌起义
作者: 思忖  来源:电影艺术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事件  汪精卫  起义军  南昌起义  历史人物  影片  历史真实  周恩来  中国共产党  陈独秀 
描述:我们光荣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已经度过了六十年的峥嵘岁月。回想六十年来我国人民所经历的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我们的心中交织着屈辱与豪迈、悲哀与幸福、辛酸与温暖的回忆。对于我们当代人和后代子孙来说,这是一笔无比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页 1 2 3 ... 253 254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