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张子清浴血井冈
作者: 王锡堂  来源:党史文汇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工农革命军  湘赣边界  井冈山斗争  部队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毛泽东  参谋长  中国共产党  陈毅 
描述:在井冈山斗争的光辉史册上,有一位众人熟悉的名字,他就是为开创和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牺牲的先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当时仅一个团)、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红五军参谋长的张子清。在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烈士名录中,他是红军的最高指挥员之一。 秋收起义露锋芒 张子清,1901年4月生,湖南省益阳县人。1920年结业于湖南讲武学堂,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底赴广州,入中央政治讲习所学习。在这里,他认识了毛泽东、李富春、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张太雷等共产党人,聆听了他们讲授的“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社会主义”等课程,特别是毛泽东讲授的“农民运动”,给张子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子清在校刻苦学习的突出表现也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让他担任了学员中队长。1926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政治讲习班提前结业,毛泽东挑选了50名学员,组成北伐宣传队,随北伐军回湖南,张子清是其中一员。在衡阳接受训练后,他被派往常德,担任贺龙第二十军的政治连长,不久调往长沙,担任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教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无数共产党员、革命志士惨遭屠杀。
没有编制的井冈红色“娘子军”
作者: 何小文  来源:老年学习生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井冈山斗争史上,记录着一批巾帼英雄的名字:贺子珍、康克清、曾志、彭儒、吴廉等。还有一大批普普通通的妇女,虽然她们不是红军序列中的一员,但在共产党人和红军的影响及带动下,她们或与正规红军一道
巍巍井冈 魂兮归来
作者: 缪小宁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在家设灵堂:京外家里人不要来京奔丧;北京的任何战友都不要通告打扰:遗体送医院解剖,有用的留下,没有用的火化…… 照其生前遗嘱,曾志的骨灰一分为二:一半与陶铸的骨灰合葬在广州白云山的松风
南昌起义前后的陶铸同志
作者: 李新市  来源:文史天地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陶铸  南昌起义  钱大钧  中国共产党  匡庐中学 
描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长期革命战争中,经过战争的考验和磨练,我们党培养了大批智勇双全的政治家和高级指挥员,他们中的许多人不仅在战争中为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同样为党和人民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谋利益的典范。陶铸同志,就是他们中的一位杰出代表。陶铸(1908—1969)1926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陶铸同志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28年,回湖南做兵运工作。1929年到1933年,陶铸同志先后担任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中共漳州特委书记,省委组织部长,福州中心市委书记等职。1933年5月,由于叛徒的出卖,陶铸同志在上海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国共再次合作,经周恩来和叶剑英等同志营救出狱。陶铸同志出狱后,党任命他为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新四军鄂豫挺进支队政治委员。1940年陶铸同志回到延安,曾任中央军委秘书长、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出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战争期间,陶铸同志先后任辽宁、辽吉等省的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第七纵队政治委员,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在平津战役中,陶铸同志受中央委托,化装进入北平同傅...
八七会议与遵义会议比较论
作者: 曾成贵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遵义会议  右倾投降主义  国民党  社会主义  中国革命  毛泽东  共产国际  罗明纳兹  八七会议  陈独秀 
描述: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回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今邵阳街139号)召开了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7O年后的今天,我们研究八七会议,不妨将它与遵义会议试作比较,这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八七会议的探讨,也有利于加深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研究。八七会议是在历经严重失败的险峻形势中召开的。1927年4月至U7月,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汪精卫集团,不顾以宋庆龄为杰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公然抛弃孙中山所决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政策,勾结帝国主义,把反革命的屠刀对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使白色恐怖笼罩了全国。国民革命在强大敌人的突然袭击下遭到惨重失败,已经发展到6万多党员的党,在革命失败后的很短一段时间中竟只剩下互万多党员,出现了“非常崩坏的形势\。遵义会议所面临的也是严重失败的形势。中央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被迫放弃革命根据地,实行长征。长征初期,又继续遭受严重损失,致使中央红军在渡过湘江时,由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了3万余人。导致革命遭到严重失败的主观原因,主要的都是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错误。在国民革命时期,党在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基石,主要是“二次革命”论。这种理论,按历史一f资产阶级革命...
上页 1 2 ... 12 13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