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浅析弘扬红色文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支持
作者: 罗春洪,周世新  来源:理论导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红色文化  大众化  弘扬 
描述: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物质内容和丰富的精神指向,包含了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蕴涵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主体精神,其内在思想及精神指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集中体现
浅析提升中国红色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作者: 卢倩倩  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 年份:201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在中国红土地上培育出来的独特的红色文化,是“政治性质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中最强有力的声音。红色文化具有特定的物质载体和丰富的精神指向,它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产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浅议红色文化的基本特征
作者: 马静,刘玉标  来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基本特征  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 
描述:。经过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九十多年的风雨洗礼,红色文化呈现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特征,即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这些基本特征是我们在时代高起点上重新审视和更好传扬红色文化的根本立足点。
试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作者: 童雪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革命道路  武装斗争  帝国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  工农武装割据  中国共产党  农村革命根据地  毛泽东同志  中国人民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一九二七年上半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之后,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结成反革命联盟,建立并相对稳定了他们的反动统治,疯狂地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血腥
“红色文化”对江西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
作者: 王和俊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6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红色文化”归根到底也是一种革命传统,它包含着革命精神、革命理论和革命经验,今天我们提到的“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产物。“红色文化”不仅具有政治教育的功能,而且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在中国众多
《红四军部队情况报告》究竟为何人所写?
作者: 黄少群  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教学参考资料  中共中央  组织现状  古田会议  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  毛泽东  中共党史  情况报告  历史文献 
描述:。过去党史界一直认为是红四军前委候补委员、四军军委代理书记熊寿祺所写。可是,1985年6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党史教研室选编的《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以下简称《参考资料》)中却提出了一种新说
刍论红色文化的基本特征
作者: 马静,刘玉标  来源:理论导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性  基本特征  先进性  先进文化  红色文化 
描述:和改革90多年的风雨洗礼,红色文化呈现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特征,即政治性与人民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精神性与物质性的统一,以及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这些基本特征是我们在时代高起点上重新审视和更好传扬红色文化的根本立足点。
从《古田会议决议》看中国工人阶级在人民军队早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者: 王永玺,张晓明  来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古田会议决议  作用  地位  工人阶级 
描述: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军队早期建设的绝对领导力量。古田会议和在古田会议决议指导下的人民军队早期的发展壮大成为彰显中国工人阶级历史地位与力量的最好见证,进而也奠定了工人阶级与人民军队进行战略结合并最终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政治前提、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及其路径研究
作者: 周艳红  来源:教师教育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路径  心理机制  红色文化 
描述:"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的认同面临严峻挑战,究其原因可概括为:内涵理念空泛化、传播途径政治化、传播方式显形化、传播主体敷衍化、传播载体功利化。厘清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心理机制——"认知—认可—认同
当代大学校园“红色文化”与“哈文化”契合交融的价值共生模式探微
作者: 卢勇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哈文化”  价值共生 
描述:的一种具有主流价值性质的特殊文化形态;"哈文化"指中国社会人群尤其是青年人在思想、行为举止上热衷于崇拜、复制日本、韩国等经济发达亚洲国家的流行文化因子,借助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由此逐渐形成的一种时尚文化。这两种文化在大学校园内契合交融,能够形成良好的价值共生模式,从而在大学生中产生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应。
上页 1 2 ... 113 114 115 116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