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平江起义的滕代远
作者: 滕久昕  来源:党史文苑(纪实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滕代远  革命精神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平江起义  中国工农红军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描述: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组织和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平江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湘南暴动之后的又一次著名的起义.平江起义,滕代远与彭德怀等一道,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五军,为创建和发展湘鄂赣苏区,同时为保卫和巩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平江起义的滕代远
作者: 滕久昕  来源:党史文苑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组织和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平江起义,这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湘南暴动之后的又一次著名的起义。平江起义,滕代远与彭德怀等一道,创建
南昌起义失败的朱德
作者:暂无 来源:广西支部生活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南昌起义失败的朱德南昌起义失败,朱德率领突围出来的部分官兵,共有2000多人。在这紧急关头,朱德挺身而出,在广东饶平召开干部会议,他集中大家的意见,作出"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战略决策,提出要找个"落脚点",到敌人力量薄弱而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湘赣...
“八七”会议满洲省委的活动
作者: 安振泰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同乡会  巡视员  工作情况  领导  盲动主义  哈尔滨市  工作问题  腐化分子  满洲  县委 
描述:“八七”会议,党内形成了一条以瞿秋白为首的“左”倾路线。这种“左”倾盲动主义给各地革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损失,但同时也受到了某些地方党的同志批评和抵制。满洲省委这个期间的工作,人们往往根据其提出过一些“左”的口号,便认为它
关于“八七”会议毛泽东的行踪问题
作者: 宁教奎,张检明  来源:毛泽东思想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党中央  “八七”会议  负责人  毛泽东  湖南  省委  行踪 
描述:一九二七年十月八日,《彭公达同志关于湖南秋暴经过的报告》中指出:“八七”会议党中央派毛泽东和彭公达回湖南召集旧省委及各负责人会议,宣传中央新政策之精神及改组湖南省委。
南昌起义朱德征战记
作者: 孟昭庚  来源:党史纵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国民党统治  北伐  南昌起义  中同共产党  国际援助  革命根据地  朱德  征战 
描述:一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拉开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序幕。根据中共中央行动计划,南昌起义,起义部队应
“八七”会议的河北工农暴动
作者: 焦艳芹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顺直省委  “八七”会议  河北工农暴动 
描述:大革命失败,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河北(按当时的行政区划,它包括含天津在内的直隶、京兆公尹及热河、察哈尔、绥远等地)广大工农在北方局和顺直省委的直接领导下,进行了以北京广告暴动和玉田暴动为
钟文璋秋收起义的去向
作者: 钟镇藩  来源:湘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北伐战争  工农革命军  国民革命军  秋收起义  青年军人  黄埔军校  联合会  中国共产党 
描述:钟文璋,别字迎峰,湖南益阳人。黄埔军校第二期步科毕业参加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第一、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任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科员、宣传队长,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排长、连长。
1930:“富田事变”的前前后
作者: 罗平汉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总前委  彭德怀  中央苏区  事变  红一方面军  江西省  赣西南  毛泽东  中共苏区中央局 
描述:江西吉安市青Ô¬区的东固乡和富田镇,如今在江西是两个极普通的乡镇,然而,对中国革命史稍有了解的人,对这两个地名一定不会陌生。前者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创建的较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在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Ô¬》一文中所说“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红色割据中的“李文林式”,指的就是李文林等创建的东固根据地;后者则曾是½¬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0年12月这里发生了由肃反所谓“AB团”而诱发的富田事变,而富田事变又引发了中央苏区的大规模肃反。 【逼供之下,“肃”出大批AB团分子】 富田事变发生已80多年了。从已有的研究文章可知,事变是由苏区肃AB团乱捕乱杀引发的。AB团的名字来自英文“反布尔什维克”(Anti-Bolshevik)的缩写,全称为“AB反赤团”,是1926年12月段锡朋、程天放等人在蒋介石、陈果夫的支持下,于½¬西南昌建立的国民党右派组织。1927年初,AB团将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排挤出了国民党½¬西省党部,控制了省党部的大权,并成立了½¬西省政府。
1930:“富田事变”的前前后
作者: 罗平汉  来源:读书文摘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总前委  彭德怀  中央苏区  事变  红一方面军  江西省  赣西南  毛泽东  中共苏区中央局 
描述:江西吉安市青原区的东固乡和富田镇,如今在江西是两个极普通的乡镇,然而,对中国革命史稍有了解的人,对这两个地名一定不会陌生。前者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创建的较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毛泽东在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所说“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红色割据中的“李文林式”,指的就是李文林等创建的东固根据地;后者则曾是江西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30年12月这里发生了由肃反所谓“AB团”而诱发的富田事变,而富田事变又引发了中央苏区的大规模肃反。 逼供之下,“肃”出大批AB 团分子 富田事变发生已80多年了。从已有的研究文章可知,事变是由苏区肃AB团乱捕乱杀引发的。AB团的名字来自英文“反布尔什维克”(Anti-Bolshevik)的缩写,全称为“AB反赤团”,是1926年12月段锡朋、程天放等人在蒋介石、陈果夫的支持下,于江西南昌建立的国民党右派组织。1927年初,AB团将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排挤出了国民党江西省党部,控制了省党部的大权,并成立了江西省政府。1927年4月2日,中共与国民党左派联合发动“四二暴动”,组织群众围攻AB团分子控制的国民党省党部,AB团骨干分子除少数逃脱外大部被抓,AB团作为一个组织亦不复存在。
上页 1 2 ... 49 50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