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视频 图片 期刊 报纸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首次国共合作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作者: 孟庆春,刘金祥  来源: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人  土地革命  国民党  大革命失败后  中国革命  毛泽东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首次国共合作  国民革命  土地问题 
描述:首次国共合作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孟庆春,刘金祥在大革命失败后极端困苦的境遇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那么,这条道路的开辟与1924年至1927年的首次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有否联系?迄今尚未见到专文系统论述...
首次国共合作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作者: 孟庆春,刘金祥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首次国共合作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南昌起义中的爱国华侨
作者: 张国基  来源:神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武装斗争  汪精卫  毛主席  武装起义  起义军  南昌起义  国民革命军  宁汉合流  张国焘  国共第一次合作 
描述:1927年7月中旬,汪精卫等叛变革命,从此国共第一次合作告终。在蒋汪勾结、宁汉合流已成定局这一形势下,发生了震撼世界的南昌"八一"武装起义。这是以武装斗争回答反革命的屠杀政策,和挽救革命的尝试。
革命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共产党人  国民党左派  汪精卫集团  蒋介石集团  帝国主义  大资产阶级  中共中央决定  革命委员会  周恩来  国共合作 
描述: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内的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以上海和武汉为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
国共产党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探索及重大意义
作者: 陈明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革命道路  意义  探索  农村包围城市 
描述: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全面破裂,持续三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宣告失败,国内革命局势急转直下,中国革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在武装斗争的实践中,毛泽东把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相结合
蔡廷锴部并未参加南昌起义
作者: 黄栋法  来源:党史纵横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蔡廷锴  指挥  回忆  部队  南昌起义  流行  中共党史  合作  叶挺  贺龙 
描述:目前,党史界流行着南昌起义部队3万人之说和2万人之说。而两种说法,都包括蔡廷锴所指挥的第十师3个团的人数。其实,蔡廷锴及其部队并未参加南昌起义。贺龙曾回忆:“蔡廷锴有一个师,……在三十日、三十一日先后到达南昌,我们把他们
试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股份合作
作者: 潘顺利  来源:上海党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合作社运动  临时中央政府  中华苏维埃  股份合作社  经济封锁  苏维埃政府  胜利县  合作社组织  土地革命时期  发展合作社大纲 
描述:在土地革命时期,为了打破国民党当局残酷的经济封锁政策,各革命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股份合作社就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本文就股份合作
评"八七"会议对陈独秀的处理与批判
作者: 郭德宏  来源:甘肃理论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真实历史  处理情况  "八七"会议  陈独秀 
描述:"八七"会议是中共中央在紧要的历史关头召开的紧急会议.会议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分裂、大批共产党和革命群众遭到屠杀的严峻情况下,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政策和进行土地革命的总方针,使中国共产党开始
参加南昌起义
作者: 阳翰笙  来源:新文学史料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军校教育  党代表  部队  南昌起义  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  郭沫若  周恩来  叶挺  创造社 
描述:军政治部当秘书。第六军军长是程潜,政治部主任兼党代表是林伯渠。七月十五日,汪精卫分共,公开背叛孙中山所制定的国共合作政策和反帝反封建的纲领。随后,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大肆屠杀,国共合作最后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内大革命宣布失败。
略论AB团和富田事变的因果
作者: 江小华  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 关键词: AB团  因果  富田事变 
描述: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江西出现过反共反人民的AB团,不久即被人民摧毁,其“寿命仅三个月”。但20世纪30年代,江西中央苏区却发生过一起由打“AB团”引发的富田事变。富田事变的爆发,是肃反扩大化和严刑逼供及滥捕、滥杀AB团的结果。这一事变的发生,在党的历史上产生了深刻和深远的影响,其教训是十分沉重的。
上页 1 2 ... 111 112 下页  跳转至:第 跳转
Rss订阅